

NEWS
將想法與焦點與您一起共享
當藝術品拍賣遇到微信


最近的微拍堂,微拍全球文化后起之秀,和目前藝術圈公開的微信平臺周周拍薔薇拍賣藝麥微拍群阿特姐夫微信拍賣等,依托線上線下資源,把藝術品在線拍賣業攪得風生水起。
只從2013年3月,藝術品微拍,在微信上遍地開花。拍賣方把拍品的圖片等內容介紹傳到微信公共平臺或朋友圈里,所有關注者或者+進群里的好友都能來競拍,藏家可以通過回復公眾平臺競價,也可注冊成會員競拍,打電話競拍同樣有效。有些微平臺還有O2O功能:線上展示,線下預展,吸引買家到預展現場競價購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這一行微商已超千個,能拍藝術品的微信群如雨后春筍,業內有人說微拍為傳統拍賣提供了一個新的渠道;有人則認為,是渠道補充。和傳統的實體拍賣相比,微店好吃不貴。在微信朋友圈里,藝術家展新作,收藏家曬藏品,圈內可以點贊,可以留言,可以私聊,可以討價還價,足不出戶就能參與藝術鑒賞雅集,轉瞬間完成一筆藏品交易,還沒有話費支出,而且微拍給剛入市的畫家提供了一個有效的交易平臺。傳統拍賣行一般不會接受不知名畫家的作品,微拍的門檻比較低,給年輕藝術家進入市場的機會。藝術品微店發端于微信圈里的藝術公眾號。針對龐大的微信用戶群,建立公眾號傳播知識,聚集人氣,推送拍品,搭建拍場。從目前來看由于社交模式的變化,類似當年出現聊天室和論壇,借助微信平臺運作的微拍會有很長時間的生命力。
利用微信平臺宣傳收藏知識、推介藝術家及作品的有三種人:一是收藏類媒體,二是畫廊、古玩城、拍賣行等涉及收藏的機構,三是藝術家本人或其工作室。
從現今互聯網+的角度看,藝術微店實際上就是藝術品電商交易的微信應用。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5年藍皮書顯示,去年拍賣企業開展的拍賣活動線上成交金額約150億元,網絡拍賣場次和標的上拍量明顯上升,較2014年分別增長43%和54%。拍賣企業運用O2O的發展模式,將拍前、拍后的線下專業服務與線上拍賣技術融合,促進客戶服務能力提升,這是2015年網絡拍賣業務發展的根本原因。
網上拍賣的藝術品歸納為三點:標準化,具有一定的升值潛力,有廣泛的收藏群體。收藏群體大意味著此類藝術品價格不會太高,攝影與版畫在網上最受歡迎,因為他們的鑒定門檻低且價格平實。他認為高價位的藝術品對于普羅大眾是沒有意義的,那只是極少數人收藏的藝術品,電商關注的是親民的藝術品,與明星拍品無關。
標簽:
相關推薦新聞